

神經外科是一個發展迅速、不斷創新的學科。
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科內的交流合作,推動新的治療方法和技術的研發和應用,邁普醫學特別籌辦“神醫妙術—修復關顱解決方案病例征集項目”,以“腦脊液漏規范化管理”和“PEEK顱骨修復規范化管理”為主題征集相關手術病例,為臨床研究和醫學教育提供寶貴資料,助力學科發展。
病例簡介
F,24歲
右額顳開顱顱咽管瘤切除術后2年,視力下降3個月,視力右眼0.08,左眼視力眼前20cm數指
MRI:額顳開顱顱咽管瘤切除術后狀態;右額軟化灶;鞍上囊實性占位
診斷:復發顱咽管瘤
診療方案
擬行內鏡經鼻復發顱咽管瘤切除術
術中利用垂體-視交叉間隙全切腫瘤,第三腦室開放
顱底重建策略:硬膜下放置皮下脂肪填充術區巨大缺損,減少腦脊液沖擊;硬膜下放置人工硬膜形成暫時水密封堵;硬膜外放置闊筋膜封閉硬膜缺損;闊筋膜外放置帶蒂鼻中隔粘膜瓣為闊筋膜提供血供,加速顱底瘢痕化愈合;鼻中隔粘膜瓣外噴涂硬腦膜醫用膠,固定粘膜瓣,形成水密環境,防止腦脊液漏
腫瘤切除
(1)制作帶蒂鼻中隔黏膜瓣
(2)切開鞍底硬膜(左)
(3)經垂體-視交叉間隙腫瘤全切(右)
顱底重建
(1)硬膜下放置人工硬膜,形成暫時水密封堵(左)
(2)硬膜下放置皮下脂肪,填充術區巨大缺損(右)
(3)硬膜外放置擴筋膜封閉硬膜缺損(左)
(4)闊筋膜外放置帶蒂鼻中隔粘膜瓣為闊筋膜提供血供(右)
(5)鼻中隔粘膜瓣外貼敷再生氧化纖維素止血
(6)止血后噴涂硬腦膜醫用膠固定粘膜瓣,形成水密環境,防止腦脊液漏
術后結果
術后患者恢復良好。視力右眼0.5,左眼視力0.3;無腦脊液鼻漏
病例討論
顱底重建的目的:開放變閉合,防止腦脊液漏、感染
顱底重建的原則:多層復合重建,提供屏障保證,為組織再生提供支撐
顱底重建的關鍵點:提供血供、消滅死腔;個性化的選擇合適的修補材料和重建方法
顱底重建方法
參考文獻:
通訊作者:洪濤、張亞卓等,神經內鏡經鼻顱底手術中顱底重建技術專家共識[J],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20年11月第36卷第11期,Chin J Neurosurg November 2020,Vol 36,No 11.
李儲忠 主任醫師
北京天壇醫院
博士研究生導師,北京天壇醫院神經腫瘤三病房副主任
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轉化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、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學委員會常委、中國神經科學學會神經腫瘤分會常委
在神經內鏡技術治療垂體瘤、顱咽管瘤、脊索瘤等顱底腫瘤和腦室系統疾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,在國際上首先發現了泌乳素腺瘤的首個熱點突變SF3B1R625H,推動了垂體瘤研究的發展
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40篇,出版學術專著1部,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6項,以第一發明人獲批專利15項,獲批軟件著作權4項。2015年入選北京市優秀人才資助青年拔尖人才項目,2021年獲“王忠誠神經外科青年醫師獎”